天天讯息: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渐行渐近—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三)

  • 来源新京报
  • 日期 2023-07-01 14:22:07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相关资料图)

>>>政策速递

1.李强出席在法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2.全国人大常委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3.工信部:推动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国际互认

4.国家发改委:鼓励工商界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增长与发展战略

5.全国首个汽车碳足迹数据平台上线,公布近1400款车型碳足迹数据

6.广东将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7.深圳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8.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

9.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10.欧洲议会通过新电池法,明年起动力电池须申报碳足迹

11.美国、瑞士等国加大气候领域政策支持力度

12.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宣布启动首套全球ESG报告标准

>>>专题碳讨

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渐行渐近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李强出席在法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6月22日至23日,由法国和东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牵头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峰会有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受邀参加,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法国并出席该峰会。此次峰会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讨论多边开发银行的改革、融资工具、特别提款权等议题,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债务危机等挑战。

零碳解读: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合作应对。但其中面临的主要难点便是资金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资金短缺现象突出。此次峰会将推动形成更加平衡的南北金融对话与合作,在气候变化等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领域形成更多共识,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临的资金难题。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零碳解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尤其在“双碳”目标下,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关系,走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设立全国生态日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深化“两山”理论和实践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我国生态环境改善。

3. 工信部:推动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国际互认

6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准和法规协同,其中将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低碳发展合作,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

零碳解读:交通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对减少汽车产品碳排放、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国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产业,国家间汽车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多,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制定,推动形成国际互认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有助于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更好融入国际市场。

4.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鼓励工商界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增长与发展战略

6月17日,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我们鼓励工商界主动作为,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增长与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零碳解读: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完善企业治理体系,阻止环境风险、社会风险、治理风险转化为财务风险,已经成为衡量公司发展可持续性和引领价值评判的重要因素。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增长与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走高质量、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从而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全国首个汽车碳足迹数据平台上线,公布近1400款车型碳足迹数据

近日,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是全国首个反映汽车产品碳足迹的数据平台,平台上收集了数十家车企的数据。6月19日,平台公布了首批近1400款车型的碳足迹数据。从公布数据看,碳足迹平均值为每公里259.67克二氧化碳,按燃料类型划分,纯电动车的碳足迹最低,为每公里192.75克二氧化碳;柴油车的碳足迹最高,为每公里399.07克二氧化碳。

零碳解读:汽车是重要的碳排放来源,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科学计算汽车碳足迹是减少汽车产品碳排放的重要一环,这有助于构建低碳生态,引导低碳消费,并推动汽车产业链低碳转型、引导汽车企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是推动汽车产品碳减排的关键举措。

B、地方实践

6.广东将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近日,广东印发的《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指出,将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推进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

零碳解读: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是减少产品碳排放量、推动产品绿色低碳的重要举措,同时,可以促进行业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引导消费者更多进行绿色消费。此次,广东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提出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这有助于推动广东生产制造环节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7.深圳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6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新能源车换电、电动船舶、新型储能、绿色园区、金融服务和贸易等重点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从而助力深圳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加快建设世界新一代一流汽车城。

零碳解读:储能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电网高峰用电紧张问题,助力能源保供工作。深圳作为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市,加快发展储能产业对促进深圳新兴产业发展、助力深圳电力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C、企业行动

8.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列出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强。其中,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常州排名前五,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和合肥位居前十。

零碳解读:新能源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兼具稳经济和促转型的属性,是各地争相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此次《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排名靠前的城市预计也将成为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推动地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者。

9.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近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了《2022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同时,今年是京东创业二十周年,京东面向未来二十年提出了更宏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累计投入超3万亿元用于百万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京东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带动超1亿农民增收;京东的供应链服务基本实现覆盖全球,在占全球80%体量的经济体里建立供应链基础设施,并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零碳解读:今年初,京东集团正式建立了董事会层面的ESG委员会,对气候、环境、风险、健康安全、商业道德、产品安全与服务、多元化与包容性等相关事项进行监督和指导,显示ESG管理已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当中。从发布的ESG报告和未来二十年发展目标看,京东将在绿色消费、低碳供应链和社会责任方面采取更多行动,这将全面提升公司在ESG各个领域的表现,从而助力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评价。

D、国际看点

10.欧洲议会通过新电池法,明年起动力电池须申报碳足迹

6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欧盟电池法的临时协议。在获得欧盟理事会批准后,这项法规就将正式生效。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并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届时,欧盟成员国将以统一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管理,这对于电池设计、生产和回收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零碳解读:今年初全球电池联盟(GBA)首次发布了电池护照概念验证成果,电池护照概念便得到欧美国家的认可,此项欧洲新电池法是对“电池护照”的法律化,并对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所使用的回收材料的比例做了强制性规定。作为我国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此次欧洲新电池法预计将对国内锂电池生产出口厂商产生影响。

11.美国、瑞士等国加大气候领域政策力度

6月18日,瑞士就气候法案等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59.1%的公民支持旨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占比新的气候保护法,瑞士到2050年将实现碳中和。6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加州就气候危机问题发表讲话,并宣布了多项措施和投资,向沿海和五大湖区社区提供近6亿美元建设项目,以应对海平面上升、洪水和风暴潮等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威胁。

零碳解读:气候变化问题关乎人类生产和发展前景,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带来的粮食、能源和医疗健康问题已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此次,美国、瑞士等国纷纷加大在气候领域的政策和投资力度,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美等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力度加大,这有助于推动全球层面采取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行动。

12.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宣布启动首套全球ESG报告标准

6月27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宣布正式启动新的全球可持续性和气候披露标准,披露标准有两项,分别为IFRS S1和IFRS S2——《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两项信披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之后的年度报告期生效。

零碳解读:近年来,ESG话题不断升温,全球投资者对上市公司ESG报告关注度不断上升。但由于相关信披标准的缺失,企业的ESG报告往往质量参差不齐。此次,ISSB启动的新的全球可持续性和气候披露标准预计将成为全球统一的ESG信披标准奠定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ISSB的信息标准为自愿性框架,是否要强制落实该标准,要由所在地的监管机构决定。

二、专题碳讨

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渐行渐近

6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将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低碳发展合作,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同时,近日,全国首个反映汽车产品碳足迹的数据平台——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正式运行,平台公布了首批近1400款车型的碳足迹数据。从公布数据看,碳足迹平均值为每公里259.67克二氧化碳,纯电动车的碳足迹最低,为每公里192.75克二氧化碳。由此可见,汽车电动化对减少汽车行业碳排放有着显著作用。

此外,近期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欧盟电池法的临时协议,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届时,欧盟成员国将以统一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管理,预计将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碳足迹不仅是推动企业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的重要措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博弈领域。因此,了解碳足迹、推动形成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推动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我国产品出口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上已形成三种应用广泛的产品碳足迹标准

“碳足迹”概念源自于“生态足迹”,是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研究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其应用层面,碳足迹可分成“国家碳足迹”“城市碳足迹”“企业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个人碳足迹”等。

其中,国家或地域层级,国际上比较通用核算标准是《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2006)以及《ICLEI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企业、组织活动层级,主要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以及《ISO14064标准系列》;在产品层级,主要有《PAS2050:2011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产品生命周期核算与报告标准》(GHGP rotocol)以及《ISO14067产品碳足迹量化与交流的要求与指导技术规范》。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是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产品主要采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应用于评价和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从产品的原材料开采到生产加工、运输、消费使用以及最终废弃物处置,即从摇篮到坟墓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而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和报告标准主要参考《PAS2050:2011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产品生命周期核算与报告标准》(GHGP rotocol)以及《ISO14067产品碳足迹量化与交流的要求与指导技术规范》这三类标准。其中,PAS2050标准首版由英国标准协会(BSI)编制,于2008年10月29日发布,是世界上首例针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一致的方法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GHGProtocol标准由(WRI和WBCSD)联合制定,发表于2011年10月,是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标准(ISO14044)制定的,是用于评测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报告,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针对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购买以及消费使用等等环节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策略;ISO14067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PAS2050标准发展而来,发布于2013年,该标准提供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最基本的要求和指导,被认为是更具普遍性的标准。

2.欧盟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高,我国碳足迹体系建设需加快完善

作为一种相对低碳的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为什么如此紧迫?这背后主要是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和绿色贸易壁垒。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要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低碳转型的战略选择,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碳足迹要求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新能园汽车产业竞争力,又可以对国外产品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进而更好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当前,欧盟已建立完备的碳足迹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行业各自发布了详细的欧盟方法指南、产品核算细则等。近期,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欧盟电池法的临时协议,在获得欧盟理事会批准后,这项法规就将正式生效。在此之前,电池护照概念便得到欧美国家的认可,并对企业和产品漂绿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碳足迹不仅是各国推动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措施,也逐渐成为各国争夺产业发展空间、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欧洲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将对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带来压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从出口地区看,以比利时、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由此可见,我国亟需完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体系,并加快碳足迹体系国际互认,从而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国碳足迹核算体系不断完善,但仍需加快推进。早在2008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GB/T 24044-2008),规定了生命周期评价的要求,并提供了指南。近两年,面对欧美对进口产品碳排放数据及碳足迹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加快碳足迹试点。2021年,商务部出台《“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探索建立外贸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2022年10月,深圳印发《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率先在全国建立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同年,成都、无锡等地纷纷推动区域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建设工作。近期,山东印发《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6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初步建立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碳足迹数据库、碳足迹体系建设、碳足迹核算和评价结果国家互认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因此,需要加快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以更好提升国内企业对碳足迹的认识,推动更多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从而更有能力应对国际上在碳足迹领域形成的新贸易壁垒。此次,在全国汽车碳足迹数据平台上线之际,工信部提出要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预计后续工信部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采取更多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并推动形成国际互认。

3.建立碳足迹体系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能力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和交通领域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汽车被世界各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汽油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达39.7吨,若将汽油车更换为纯电动车,一辆车将碳减排43.4%。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数据显示,我国柴油车的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约为每公里399.07克二氧化碳,纯电动车的碳足迹为每公里192.75克二氧化碳。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不可忽略的是,使用阶段较少的碳排放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就是一种完全的绿色低碳产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看,从能源获取、原材料开采、零部件制造,到行驶使用、报废回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碳足迹。因此,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对将新能源汽车真正打造成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国际互认的碳足迹体系可以进一步倒逼车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绿色价值。一方面,国际互认的碳足迹可以在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良好势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新能源全车企的碳减排商业价值,建立完善、国际互认的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碳积分的交易范围、提高其碳资产的商业价值,增加新能能源车企商业收入。如特斯拉从2012年到2023年,靠出售碳积分累计收入60亿美元,助力其实现整体盈利。另一方面,为减少碳排放、获得更好绿色评价,碳足迹将倒逼车企从原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制造、到整车组装进行供应链管理和技术创新,减少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全流程碳排放,从而提高车企市场竞争能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柳宝庆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相关文章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2003-2020 www.jj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前线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562 662 9@qq.com